去年美國總統大選競選期間, 伊拉克戰爭是重點話題之一,
- 2006 年之前, the war in Iraq is seriously mis-managed, 傷亡慘重
- 戰況不佳, 很有可能 losing the war
- 但自 2006 ~ 2008 之後, 有起色好轉
- 共和黨候選人 John McCain 多次提及 the surge is working
究竟 2006 ~ 2008 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會讓馬侃拿來說嘴?
究竟 surge 是什麼? 具體成效是什麼? 是怎麼得來的? 主要策略與作法是什麼?
The Gamble 這本書寫的很好, 好在哪裡, 以下簡述
2006 ~ 2008 年期間, 美軍打伊拉克戰爭的根本大轉變:
- 改變軍方文化, 從僵硬固執改為彈性務實
一位退休將領 Jack Keene 在維吉尼亞, 眼見美軍在伊拉克戰況不利, 再不改變, 可能正走上
戰敗大道. 他跟小布希見面, 提出建言, 同時推薦兩位將領: David Petraeus 和 Ray Odierno
要改變文化, 一定要從主事者發動, 一時之間, 美國許多重大人事異動...
國防部長: Robert Gates 上, Donald Rumsfeld 下 (前者帶來更多彈性與務實的文化)
外交: Ryan Crocker
將領: Daivd 和 Ray (兩位將領思維不同, 因此環繞在周圍的幕僚自然也不同)
Advisor: David Kilcullen (澳洲), Sadi Othman (巴西生美籍巴勒斯坦裔), Emma Sky (反戰, 和平主義, 親阿拉伯)
(最高將領重用外國人當資深幕僚, 還是伊拉克戰爭頭一回)
- 擬訂新目標, 彈性務實
舊目標: 解放伊拉克, 盡快將移防工作轉給伊拉克部隊, , 在伊拉克施行美式民主, 人權
(伊拉克美式民主化, become a beacon in the middle east)
新目標: 保護伊拉克人民 (舊: transition to Iraqi control)穩定伊拉克 (more or less)
伊拉克more or less 施行民主 (不見得符合美式標準)
伊拉克多多少少尊重少數族群, 尊重人權 (絕對不可能符合國際人權組織標準),
美國有心理準備, 伊拉克未來不必然是美國盟友
- 改變用兵之道: 原本美軍駐紮FOBs (Foreign Operating Bases), 乘坐車輛巡邏佔領區, 發現敵人, 殲滅敵人.
(a) 對保壘外面世界的"地形" 不熟析,
(b) 對保壘外面世界的 "人" 不熟析,
(c) 除了巡邏的 1 小時有控制權, 但巡邏結束後, 剩餘 23 小時又把控制權交還給叛軍
(動盪打仗, 百姓豈能不當牆頭草? 究竟誰可靠? 易地而處, 不難想像處境艱難)
往後, 美軍 Walk. Stop by, don't drive by.
Understand the neighborhood, map the population.
Live among the Iraqi people.
Build relationships.
Serve and secure the population, and manage expectations.
- 知己知彼, 美軍放棄過去 "不談 不理 不睬", 有了新轉變...
這個轉變帶來的優點很多, 光是熟析 "地形" 與 "知彼" 就好處無窮.
能夠分辨 "真居民" 與 "可疑份子", 能夠辨別 哪些工程建築 是有人住, 哪些應該封閉炸毀.
- 以夷制夷: 之前逮捕的叛軍, 就是關起來, 虐待. (典型的我是正義, 你是邪惡, 我們有什麼好談
的, 我幹麻瞭解你. 你有話快說, 快點共出同黨. 坦白從寬, 抗拒從嚴. 這樣的台詞熟悉吧!!)
但是新策略非常不同. 美軍開始下列步驟:
個別訪談叛軍俘虜, 問他們為什麼當叛軍? 家庭狀況 ?宗教信仰狀況
(何時開始信仰, 有多投入, 如何投入)
經過溝通, 了解, 美軍發現...
(i). 很多叛軍其實是"失業很久, 為錢打美軍", 因為伊拉克連年戰爭, 百業蕭條.
Solution: 既然有錢好辦事, 美軍便將伊拉克叛軍分類, 付錢給一部分人, 幫美國人辦事.
每週給你 30 美元, 那你別放地雷炸我, 順便幫我站哨. 不錯吧!
美軍將領一封作戰要領寫的好: Promote reconciliation.
We can not kill our way out of this endeavor. 重點是 categories the insurgents:
1.turn some of the enemies to our side,
2.neutralize some of the enemies,
3.make them politically irrelevant,
Put the Iraqi insurgents on a US payroll, 那些上禮拜, 上個月的殺同袍敵人,
如今卻要跟我領錢, 要是按照 "投名狀" 的標準, 孰可忍, 孰不可忍.
Well, 充分授權 + 大膽 + 獨排眾議 確實降低了 美軍的傷亡率, 更獲取重要情報.
(ii).並非每個回教徒都很虔誠 (少於 40%), 多數是 casual fans
Solution: a.將其分類, 開放親屬探親 (實証顯示, 叛軍跟家人保持互動, 少鋌而走險)
b.教育謀生技能, 祝其自立更生, 放下手榴彈吧.
c. 給予伊斯蘭教不同的典籍, 說明信仰的實踐方法很多, 不一定非要走偏鋒
d. 表現良好返鄉之叛軍, 美軍 follow up, 一來告知當地軍警 "再給它個機會"
二來確定從良之叛軍 "有食物有飲水, 可以安分過日子, 不再鋌而走險"
長久以來, 伊拉克與美國既陌生, 又誤會深, 藉由這些"策反成功"或"曉以大義"的
叛軍及其家人當種子, 散佈好話, 一傳十, 十傳百.
文化代溝有多深, 我們置身事外, 很難明白.
有段美軍軍官與伊拉克叛軍的對話說的再好不過,
伊: 我討厭美國, 痛恨美國文化以及它所代表的一切
美: 你討厭我們, 每個伊拉克人都討厭我們. 因為你們對美國的印象來自- 鐵- 達-尼
伊: 對! 我們那個部隊的每個兄弟都看鐵達尼.
我看了鐵達尼 7 次, 每次看完鐵達尼, 我都哭, 我恨美國.
* * * 我也看了鐵達尼不少次, 就算感動也是因為劇中愛情與犧牲.
果然來自不同文化, 看同一部電影, 反應會有天壤之別.... @#%$T^%& ...
Surge 源自不同的思維, 出自不同政領與將領, 雖然降低美軍的傷亡率, 但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民主選舉而言, 美國不再對伊拉克式的民主選舉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 在美式民主選舉裡:
- 選舉時針鋒相對, 但是將政策議題與個人區別
- 選舉後重規言好, 團結共同為國家努力
伊拉克其實就像多數新興民主國家:
- 選舉結束才是開始, 因為選舉結果象徵選邊站的結果
- 在位求連任落敗者, 不一定會依法交出權力
- 挑戰成功選上者, 不一定會依法行使權責
- 而沒選上的人, 不一定會認輸, 更不會和氣收場
(看起來有種似層相似的感覺, 很熟悉不是嗎)
說完了 . . . 建議有空可以買本 T he Gamble 閱讀 (不建議買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