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制度是死的, 人才是活的, 制度多點彈性, 擁抱更多人才...

最近 West Point 畢業生 Caleb Campbell 被美式職業足球 NFL 底特律老虎隊選中, 但是陸軍不准放行...


理由當然不是因為 底特律+老虎隊 = 很糟的職涯與生涯 , 所以軍隊保護你, 怕你葬送自己的未來...


據說是扛起 "公平大旗", 說萬一開此惡例, 威信掃地, 從此無人要讀軍校, 不利招生... 云云...

公平與彈性, 其實都重要, 都有價值..

如果這個世界上能兼得兩者當然最好... 可惜我們所處的世界並非如此.

當兩者不能兼得, 必須有所取捨時, 該怎麼辦呢?

常常聽到疾呼公平至上 (不論是立足點的平等, 或者是齊頭式的平等), 必須犧牲彈性, 顧全大局
就這個例子來說, 大局是 "招生"... 究竟是 "彈性" 比較有助於招生的數量與質量提升, 還是 "公平"

這讓我想起一個海軍官校的例子...


大家想必都認識圖片上是誰....
海軍官校很早就做了決定, 選擇 "彈性", 讓 David Robinson 去打 NBA..
幾十年過去了, David Robinson 永遠是招生的活廣告... 選擇軍旅 = 多元化, 彈性, 掌握人生
換個角度想這個問題好了, 如果今天 Caleb 不是體育超強, 而是數學天才, 或者是物理天才
想延攬他的是 NASA, 而不是職業足球隊, 不是一樣的道理嗎 ?...
實然面而言, 世界永遠不公平...
在應然面硬是加工, 各種手段用盡, 還是不可能公平...
用公平作為檢測指標, 何苦呢...
說完了...

2008年8月9日 星期六

城市發展應該控制私家車數量嗎

<<寫在前面>>

這是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專盃辯論賽的冠亞賽辯題.

正方贊成管制, 東吳拿了冠軍. 看完雙方交鋒後, 本人感觸甚深...

有的辯題是批著羊皮的狼, 或者說掛羊頭賣狗肉... 用台灣政壇的話來說, 綠皮藍骨 (反之亦可)

"價值 (皮) 政策 (骨) 辯題 " 對 "只會打價值性辯題" 的選手來說是 "挑戰"

像我們從小打奧瑞岡賽制政策性辯題長大, 很自然習慣去檢視...

* 政策手段是否與政策目的一致, 還是倒行逆施 相違背

* 執行層面是否跟當初規劃層面穩合, 實際效果有多少, 實現幾成, 投資報酬率多大, 副作用呢?

* 施行細則與母法意旨吻合, 還是相違

用白話文來說, 就是

* 說到就要做到, 不可以說一套, 卻根本達不到, 或者做另外一套

* 執行效果不可以打折扣, 灌水摻假, 東減西扣, 非常可惡

* 執行手段不可以本末倒置, 問題沒解決, 而增生出一堆反效果, 副作用, 新弊病.

因此, 如果我們重新檢視 "政府管制私家車數量" 究竟能不能:

a. 減少排放廢氣量
b. 舒緩堵塞交通
c. 環保節能 (就是不要浪費能源... 石油)
d. 還我一個停車位

<爭議一: 車輛只會變多, 不會變少>
如果管制汽車牌照發放數量, 比方說上海市只准核發10萬張… 依照我對人性的認識…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偽造車牌, 雙胞胎車牌, 路上的車一點都不會減少, 反而會助長黑市經濟,

空氣汙染只會更多, 交通塞車只會更嚴重, 別忘了路上還有一堆違法車輛橫行,

不利交通, 逃漏牌照稅, 又對廣大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莫大風險.

"地下經濟猖獗". 自古以來, 寓禁於徵, 如果供給量僵固了, 由法條訂定. 那地下經濟孕育而生.

如果要徹查每一步車, 想想要花多大的成本, 人力, 而且永遠抓不完.

美國曾經頒布禁酒令, 立意良善, 但是手段與立法目的脫鉤, 達不到政策效果, 宣告徹底失敗.

<爭議二: 能源耗竭更迅速, 車輛不會更省油, 零件不會更環保, 科技不會更發達>

因為政府管制私家車數量, 就算生產出環保車, 省油車, 又沒有消費者買…

既然不准賣新車, 廠商無利可圖, 何必絞盡腦汁, 何必投資研發? 乾脆不研發新車了, 舊型繼續賣...

安全, 省油, 環保有甚麼意義, 反正沒有人來買... 所以技術研發將趨緩, 倒退, 甚至遲至不前.

更有甚者, 汽車公司甚至看準私家車數量管制, 反正上海只能賣 10 台車,

反過來哄抬車價, 當成競標拍賣, 誰出的起天價, 誰才 “夠資格” 買這台車.

於是一種奇特的現象產生了....

本來應該是消費者挑車, 而 TOYOTA, BMW, VOLVO 絞盡腦汁吸引消費者, 消費者做決定

於是省油的車, 安全的車, 堅固耐用的車, 環保的車, 討好消費者…有競爭才有進步...

現在反而顛倒過來, 車商反而哄抬車價, 甚至聯合壟斷, 消費者反而要自相殘殺,

讓車商漁翁得利, 而最後只有 郭台銘, 曹興誠, 比爾蓋茲, 張忠謀可以在上海開車,

<爭議三: 一窩鋒搶購車牌, 卻不買車, 等著哄抬謀取暴利 >

車牌, 原本是給真正需要用車的人…. 如果政府管制限量發行, 那會一窩蜂瘋狂搶著申請牌照,

大量囤積牌照, 等著哄抬, 謀取暴利 … 就算我不開車, 也會弄來一堆, 高價哄抬….

小張用不到 10 張, 卻搶著申請 10 張, 做甚麼用途??

"行" 不再是一種權力與自由, 而是奢侈品, 天價者得. 廣大民眾如何能交通, 貨物如何流通?

重創經濟, 老百姓必定怨聲載道.

<爭議四: 交通還是會堵塞….>

- 路上原本的車輛已經夠多, 現在還多出"黑市\偽造車牌"

- 交通會更加堵塞, 前面論證過, 合法車 + 地價經濟 (黑牌) 車

其次, 大都會車輛飽和, 不能在上海買車…. 可以理解…

那其他地方可不可以賣車? (比方說赤壁) .. 那赤壁車牌可不可以開進上海呢?

老百姓聰明的用網路下單, 車商把車從新疆開到消費者家銀貨兩訖…

距離近的到外縣市買車再開回家….

車輛怎麼會變少? 交通怎麼會舒緩? 空氣污染怎麼會趨緩? 停車位怎麼會足夠??

綜上所述

管制手段沒用, 徒增成本, 同時產生新的弊病:

* 污染的車輛數量更多, 每輛車污染更嚴重 (車商懶的研發新科技, 老舊烏賊車更烏賊…)

* 黑市猖獗, 車與車牌都天價…. 老百姓行的權利與市場秩序蕩然無存

禁止外縣市車輛進入都會, 重創經濟, 物流不通, 商旅不能往來, 親人不能團聚

如果不禁止外縣市車輛進入都會, 則上海百姓會到赤壁買車開回來,

新疆車商會把車子開進來交車…. 所以數量只會更多….

講完了…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橘生淮南則為橘 橘生淮北則為枳,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寫在前面: 並不是要討論柑橘類蔬果, 也不是要討論種植土壤與氣候...


要聊聊ㄧ位棒球界的年輕管理將才... Billy Beane, 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

Billy Beane 是何許人也呢? 它曾經是大聯盟球員, 職業生涯早早結束, 沒有特別大放異彩.

1997 接掌奧克蘭運動家隊, 成為總經理. 從此展露才華, 是個難得一見的將才...

奧克蘭球隊預算不寬裕, 所以不能灑大錢當金錢邪惡帝國或者波士頓.

Billy Beane 能夠用小預算 (2006 年為例, 大聯盟 30 隊, 該隊球員薪資排名 21, 就是倒數 #9)

, 但是全聯盟季賽戰績排名 #5 )

換句話說, 沒有砸大錢請大牌, 但是 cost control 做的好, ROI 亮眼的驚人, PE ratio 超棒 !!
他沒有唸過大學, 也不是統計系, 但是他駕御 數據, 就像藝術品....
這位人才能夠從眾多選手的攻守統計數據中, 挖寶解讀訊號, 作為前導指標, 及早擘劃準備.


Billy Beane 近乎 "未卜先知", "料事如神", 總在最適當的時機賣選手, 交換選手, 放生....
年輕好手在他麾下發光發熱, 但薪水不高, 不貴 .... 各個像是 穩座名人堂 的巨星
年輕好手轉隊, 簽下肥約後, 走下坡, 表現江河日下.... 讓人懷疑: 這是同ㄧ個人嗎? 還是看走眼?


有本書專門就在寫它的策略 Saber-metrics ...

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
ㄧ轉眼 10 年了, 這 10 年間, Billy Beane constantly outsmart other GMs in MLB...

如果 Billy Beane 來電想談樁交易.... 掛電話吧, 根本別接電話, 把電話線剪斷, 逃出辦公室大樓...

遠離辦公室 ... 因為跟 Billy 打交道, 穩賠不賺, ㄧ定中招,

不信?? ... 來看看實例吧...

(實例 1. 重傷害, 湯瑪斯)



看看 Billy Beane 2006 用多少錢 ($500,000) 簽下湯瑪斯



看看湯瑪斯那年的表現 .... 再看看其他幾年他的薪水, 對照他的表現...
(實例 2. "敗" 齊託) 目前大聯盟最多敗



看看 Zito 在奧克蘭的輝煌表現, 對照他的薪資...
看看 Billy Beane 脫手 Zito, 開開心心跟 巨人隊簽約之後的表現 ....

(實例 3. 及昂比.... 對.. 就是穿丁字褲那位 )

1999 ~ 2001 的表現/薪水 ... 對照轉到洋基之後 ... 唉 ...
(實例 3. 穆德 ... 不是 X-File 那個穆德.... )




轉隊到聖路易之後, 好一年, 之後就沉了 ....

(實例 4. 丹 哈倫 )

Billy Beane 用一個 Dan Haren, 換來 6 個亞利桑那州的球員.
這 6 位球員當中, 有 3 位在運動家隊天天先發上場 (Dan Haren 每 5 天先發一次)

另外 3 位在小聯盟天天先發上場 ...
plus, 先發投手如果沒有好的牛棚, 根本沒用 ...

(實例 5. 提姆哈德森.... by the way ... 明天要去 Turner Field 看他先發)




如果有機會問 Billy Beane , 它會說 放走 Tim Hudson 是不得已.
球隊預算沒那麼多錢, 不可能把錢花光, 就為了 Hudson ㄧ個人...
(實例 6. 塔哈達 ... )




離開奧克蘭後, 塔哈達有幾年好日子, 但再也不是 聯盟 MVP 的表現了...
(實例 7. .... sorry , 擺錯了... 這是我從海洋世界贏回來的 馬力歐 )


* * *
Billy Beane 婉拒 波士頓的 offer, 選擇在奧克蘭...
每天可以帶狗狗去上班, 穿拖鞋上班.
每天下午 3 點就可以下班去衝浪. 不用被媒體折磨, 疲勞轟炸.
* * *
這個世界上, 並不是只有在首都, 住紐約, 住洛杉磯的人才是將才...
這個世界上, 並不是只有星巴克煮咖啡才好喝...
這個世界上, 並不是只有微軟那麼大規模的公司, 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 * *
Billy Beane 沒有帶領球隊拿過冠軍... 但他是個超強的 GM...

Charles Barkley 沒有拿過冠軍... 但他超強, 比起很多拿過冠軍的 NBA 球員都強 ...
* * *
最近釀酒人跟笑臉人交易, 取得了 c.c. 沙胖吸雅 (去年賽揚獎得主)

小熊 (目前排名 No. #1) 看苗頭不對, 跑去跟奧克蘭運動家隊交易, 取得了 Rich Harden (投手)

Rich Harden 投手小檔案:

先發投手, 單季勝場從未超過 11 場

6 年內進傷兵名單 6 次 (年年傷)
* 投手生涯初期就受傷, 註定常常受傷, ㄧ直受傷, 而運動生涯多半因傷所困, 謝幕下台一鞠躬.

令人匪夷所思的倒不是小熊隊 Cubs VP/GM Jim Hendry 樂觀的態度...

而是 "好膽好勇氣", 勇於與奧克蘭運動家隊 GM Billy Beane 做生意, 比賽看誰算盤打的精!!
拭目以待....
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