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為什麼醫療健保要改革?
v 一曰太貴, 成本倍增, 費用居高不下.
v 二曰漏保人多, 遭屏除於體系外.
v 而上述兩點又交互影響 (貧疾者買不到保險方案, 保險方案也只想保健康無病痛者)
n 市場競爭鐵律會帶來物美價廉, 為什麼唯讀醫療健保例外?
v 法制面設計失當Fee for service (promotes Quantity over Quality)
ü 設計觀點 “How much does the treatment/procedure cost the provider” 而非 how much does it benefit the patient (sort out and compare comparable treatments)
ü Encourages volume (就像家庭工廠做塑膠花, 量越大報酬越多) 誰樂見多多益善呢 ?
R 藥廠, 醫療用品公司當然希望 more tests, more MRIs, more procedures…etc
R 醫生怕意外, 能做盡量做at least cover all corners 免的萬一出事被訴
Ó 保險公司當然不希望醫生多做 (理賠多)
Ó 8% increase expenses (reimbursements) each year to doctors and hospitals
Ó 病人不喜歡 more tests/procedures that are redundant, expose the patient to risk with no benefits
既然 2 個支持, 2 個反對, 比票數平手, 連消費者都不樂見, 那為什麼槓桿還拼命傾斜一邊呢? 明顯有失衡, 市場機制運作不靈了...
v 市場競爭失靈. 市場競爭基本概念是求生存, 改善品質, 價格便宜. 機制管用是因為消費者
ü 一, 可以等…等你電腦降價, 你不肯降, 你的對手會先降價; 要嘛等供過於求再買
… 殘念…人要是生病, 能等嗎 (偶染風寒, 有人漠視…倘若生死存亡呢, 病人手術能等嗎?)
ü 二, 掌握知識 資訊, 具談判優勢 (這家豬五花貴又不新鮮, 去別家買…豬五花代換成衣服, 教育, Blackberry…etc) 生活中大多數的商品與服務, 消費者多少是有點概念的…
… 殘念…醫生叫你打針, 驗血, 動手術, 我想多數消費者沒有條件討價還價, 處於劣勢
(我有幸認識的那超級潛力股 經濟學者 章法翔常說的 資訊不對稱)
也許這個醫生你不滿意, 想換另一個醫生 “試試看” (這跟用膩IBM Laptop, 想換買 TOSHIBA Laptop不一樣; 病人不僅與醫生之間資訊不對稱, 近一步而言, 諸多醫生誰更專業, 又不是豬五花比三家, 是病人遭受第二層 資訊不對稱 之害)
v 光靠市場運作不靈, 而醫療健保成本80%又是重病患者承擔 (最不能等, 談判最劣勢的族群)
費用當然降不下來. (人年輕時不生病, 生命盡頭10%的歲月面對生命中90%的醫療需求)
v 當市場失靈, 缺乏競爭機制, 只好動用公部門進場「既然你們被動, 只好我出馬主動改變你」
… 民營保險公司:「民調顯示多數民眾 > 50% 對目前健保滿意, 沒必要改變」
R 政府方案:『多數滿意, 很好啊, 他們繼續上門, 你繼續服務賺錢… 別說 50%啦, 給你算 95% 民眾都滿意現狀; 那政府就服務那5%對現狀不滿的民眾行嗎? 市場有不滿待補, 5%消費者想換口味, 有壞處嗎?』
… 民營保險公司:「公辦健保會挾人海戰術, 以量制價, 打壞價格, 醫療產業無理減薪」
R 政府方案:『人海戰術? 哪來人海? 剛剛你才說多數民眾滿意現狀, 民營是多數, 人海歸你, 公辦健保不貪心, 經營5%就好. 除非…哪天人海都投靠公辦方案, (納悶…)』 『再說挾量制價, 壓低價格, 的確是可能殺紅了眼而不自知, 誰願意無理減薪呢…反過來說, 閣下是民營業者, 將本求利, 最有理由壓低成本, 減少費用 (對藥廠, 醫院, 醫生, 救護車…etc), 才能提高獲利… 真要說挾量砍價, 民營保險業者動機最強, 最深, 但是民營業者有做絕, 極致到無理砍價, 破壞行情嗎? 民營業者有獲利壓力, 都未見狹人海戰術無理砍價, 我是政府耶, 我是印鈔票的,我沒有獲利壓力, 我吃撐結怨阿?? 再說了, 待遇費用太低, 就沒有醫院醫生願意加入公辦方案, 沒有醫院醫生服務病人, 那公辦方案還會吸引民眾納保嗎? 私部門與公部門, 其實打的是同一副如意算盤』
… 保險公司:「公營機關官僚低效率, 不便民; 公辦健保是球員兼裁判, 民營業者無利可圖, 創新源動力消失, 民眾享受不到創新的好處, 政府不公, 民眾無福, 於心何忍」
R 政府方案:『公營機關不如民營精 悍 迅 捷, 不夠便民, 我承認; 但是你民營公司人事費用高昂, 百姓埋單, 多年未見改善,你不便宜, 我不便民, 兩惡孰重? 再者, 郵局送貨, FedEx, UPS, DHL, TNT, 甚至我家巷口的大榮貨運也送貨, 上述民營業者何時因「郵局是政府辦的, 有競爭」就 “喪失創新動機” “毫無改良營運能量”? 相反的, 正因為有公部門與私部門互相競爭, 民營隔夜快遞才是酌收50塊, 而不是鯨吞500塊錢. 正是怕民營業者(漲價)麻木不仁, (自肥; 哞袂安怎)不為所動, (歧視或歇業)拒保民眾, 所以才更需要公辦健保緊守最後一道防線(不離不棄, 有情有義)』
v 從social welfare觀點, 究竟何種後果對社會福利較不利?
Ó 因競爭不足, 所以民營業者「懶 得精簡成本, 不反省不瘦身 (反正不做也沒有後果)」
Ó 民營業者宣稱「政府插手, 無利可圖」所以「創新改良動機不再」全民受害!
Ö 兩套說詞都嫌誇大, 放話用意甚於實際行動. 前者瘦身是節流, 後者創新是開源 (當然有創新是應用於樽節成本). 先談節流, 會躺著賺是因為競爭不足, 是肆無忌憚, 躺久不動當然肥, 所以競爭是相對於養尊處優. 具有憂患意識, 自然居安思危-精實. 所以, 競爭是精實的驅力, 起碼不會是阻力. 再來談開源, 私部門創新效率贏過公部門無需贅述, 所有不會枯等政府創新, 更不能全仰仗政府創新.
創新的背後是投資成本與時間, 若非重賞, 哪來有志者躍躍欲試, 前仆後繼. 健保事業是重賞太可觀了, 因為人人會生病, 人人要看病, 大概只有殯葬業跟健保業一樣, 全人類都是鐵穩的客戶.
過去, 民營業彼此競爭, 要創新是因為要優勢, 要賺錢. 如今, 政府也辦健保, 也是跟民營業競爭, 為什麼過去民營業者要創新, 領重賞, 現在瞬間不想領重賞, 不願創新?
令我好奇, 難道昨日是重賞, 今日重賞份量變輕了? 喔, 那有幾種可能:
(a) 公辦健保席捲市場, 掠奪客戶, 民營業者市佔率縮水 (餅沒變小, 我那塊變小)
(b) 公辦健保振奮人心, 所以人都不生病, 不看病, 不納保 (餅一開始縮水了)
(c) 過去躺著賺, 現在得坐起來賺, 所以「無利可圖, 何必創新」, 難以置信??
利嘛, 是收入減去支出, 瘦身可減少開支, 創新又可以開源, 應該是創新的助力, 怎麼反成創新的 “阻力” 呢?
n 為什麼人們害怕改變?
v Perhaps due to misunderstanding that they are having good healthcare but actually not
v What led to such belief and why
Ö People want to feel their doctors and hospitals are THE BEST, they can TRUST their doctors and hospitals because they are the best and BEST FOR ME
v What are people afraid of losing?
Ö Losing somet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ink what they already have now is better than what it really is…
Ö 唉, 試想, 承認上述種種健保缺失 (多餘, 重複, 無利, 有害的測驗治療), 就等於大聲告訴自己過去都活在這之中, 那還有什麼信任? 人人自危? 何以自處? (ㄟ, 剛好引用台北法院法官分析聯合報高姓記者証言權案)